4月21日晚,面向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一学子的《为教语文而做准备》主题讲座在17幢112报告厅顺利举行。此次讲座由浙师大特级教师流动工作站小学语文特级教师、浙江省仙居县教科所所长兼教研室副主任张志伟主讲。教育学系主任王丽华老师及17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、部分17级研究生出席本次讲座。
讲座伊始,张志伟老师提出“小学语文课是什么”“你心目中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”等问题,由此引出“对问题的不同的理解将产生不同的课堂”这一观点。随后他又就“小学语文教师的必备条件”指明:与小学教师结缘要能达到无悔付出、不懈探索、收获成果的三个境界,并掌握由本体性知识、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构成的教师知识结构。
关于专业成长,张志伟老师明确指出了三个关键词:课本,课堂,课题。“课本”指读书。张志伟老师忠告同学们要潜心专业课程,学会用故事性的方式来理解课标,依次从普通读者、老师、学生的角度分析各类文本。“课堂”指实践。见习评课时要思考课堂中不理解之处,发现说明课堂优缺点及理由,并对比自身提出建议;上课则要分析并设计教学任务,学与教相互同步。“课题”指研究,意指找准一个方向进行进一步挖掘,从深度上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。
实操环节中,针对老师展示的经一再修改的教学方案,同学们积极发言。张志伟老师将同学发言进行总结归纳:小学教师要学习知识,积累经验,同时拥有自己的想法,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。
讲座最后,王丽华老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。她认为,作为一名小学研究型卓越教师必须要学会思考,理解教学机智的重要性。通过本次讲座,学子们收获新知,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教育见习提供了实践指引。
文/宋逸颖
图/郑洁莹